台灣用車有何不同_車家号_發現車生活_汽車之家
十几年前就有去台灣看看的設法,直到4月初才空想成真。因是自由行,行程放置较為機動,8天時候里,旅游了台北(市區、北投、淡水)、垦丁、恒春、南投(清境、日月潭),再回台北,算是沿着寶島东线和中线完备看了一遍。台灣的美景和极高的公眾本質没必要多提。作為一個想从事汽車媒體行業而不得的汽車發热友,我固然不會错過這個察看體验台灣人用車理念的好機遇。凑巧去的這些处所,又根基上是台灣各种城镇的代表,是以所见所得應當较為周全。归纳总结為如下几點,與大師交换分享。
一、新車未几,旧車很多。不但各品牌全新换代的車辆未几,就連统一品牌的車汽車刮痕去除劑,辆,也少见近1、两年的車型,可能是七、8年前乃至跨越10年的產物。台北作為國際化大都會,灵活車保有量是很大的,各類最新型的車辆固然触目皆是,但仍是那些外觀杰出、車况甚佳的多量“老爷車”给我的印象更深。這類征象暗地里的缘由可能有如下几點:一是持续数年的經济不景气拖累了車市,一些人推延了换車规划;二是台灣公眾的消费理念比力成熟,物尽其用的俭仆傳统没有丢失;三是台灣的大眾交通體系至關發財,高铁、火車、捷运、公交、接驳車将台灣全島无缝跟尾,公眾出行再也不高度依靠私人車,必定水平上拉低了消费感動和愿望。
二、台灣是日系車的全國。台灣在保有中國傳统和實現了具备本土色采的現代化之外,還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在車辆品牌的選择上一样如斯。在大陸風生水起的泰西汽車在台灣绝對是少数派,台灣本土品牌纳智捷的保有量也不罕有,但和日系品牌没法比拟。而日系品牌,不管巨细,看起来都比力津润。
這此中,丰田是见义勇為的老迈,除去满大街的CAMRY、COROLLA、VIOS、RAV四、PREVIA等社會車辆以外,另有一個左證,那就是根基上全台各個处所的出租車,有约70%都是丰田一款很是優异的MPV車型:WISH,惋惜這款車并未引進大陸,替换車型从巨细看應是EZ逸致。别的,本田、日產、马自达、斯巴鲁,乃至在大陸消散已久的大發,在台灣也都有大量的市場。另有一個颇有意思的發明:从與其另日系品牌的比拟来看,三菱在台灣的接管水平要远远高于大陸。东南汽車要加油啊。至于泰西汽車品牌,彷佛寶马、奔跑、公共的保有量稍大,大陸神車奥迪A6几不成见,奥迪其他車型日本壯陽藥,更可算得上惊鸿一瞥。美國車乃至少到没法给我留下印象——或许是我察看不敷過细。
细心想一想,這類征象合情公道:一是台灣與日本接洽慎密,相隔又不远,算得上是日系車的門坎以外,相较而言,泰西品牌的地舆隔膜就比力大;二是台灣本土品牌气力亏弱,被外國品牌瓜分市場在所不免;三是台灣市場容量不大且增量不足,较早耕作市場的日系品牌天然占先,而對泰西品牌来讲,就有點鸡肋的意思了;四是一样作為入口車,日系品牌的售價和保有用度都较為低廉。马自达5的贩賣起價不到15万人民币,我曾包下的一辆三菱LANCER2.0高配活動版車型(非EVO)售價也才16万人民币出头,物美價廉,台灣公眾天然接待。
三、台灣公眾選車适用為先,寻求乐趣但不盲目攀比。與大陸風行的加長風、SUV高潮比拟,台灣市場有两個征象值得存眷:
一是MPV出格多,前文已说過台灣出租車可能是WISH,并不仅出租車,不少家庭也都具有本身的MPV,比方马自达“MPV”(之以是加引号,是由于這款車的名字就叫MPV)的市場存量就很可觀。這可能與家庭生齿组成有關,台灣并未规划生養,绝大大都家庭都有两個以上的孩子,那末MPV大行其道就不奇异了。實在平心而论,MPV的大容量、行車恬静性、必定的經由過程性,和较高的天赋平安性,本不该该在大陸成為“商務車”的代名词,究竟结果大陸家庭固然孩子少,但與上一辈白叟的接洽仍是很慎密的,家庭型的MVP有不少用武之地,遗憾的是@咱%EStGV%们大大%3gq5Y%都@人購車的首選甚至二次購車時并未斟酌MPV。
二是小型車(紧凑型車)出格多,小車富有驾驶兴趣,開消不高,比機車恬静,博得不少公眾青睐,像雅力士、马三、骐达、高尔夫,和大陸以前有售的SPARK等家常便饭,具备與日本藤素哪裡買,中大型車分庭抗礼的架式。反觀大陸,中型車是绝對主力,即使那些設計之初定位于紧凑型的車型,也纷繁做了拉長手術向中型車阵营里钻。不是说這類征象分歧理、不正常,而是咱们是不是應當从新审阅紧凑型車,還它们應得的位置呢?
四、機車風行但秩序井然。台灣的踏板摩托(機車)堪称長盛不衰,當局開放乃至支撑的立場、機車骑行機動、采辦保有本錢低廉都是首要缘由。一名司機奉告我:廣泛来讲,台灣年青人均匀具有4—5辆機車。估量這和大陸15年前年青人具有的自行車数目差未几了(弥補一句:台灣用于出行目标的自行車几近没有,却是有不少热中于自行車活動的人,在不少景區蜿蜒的山路上,常常碰到十几位佩带全套平安設备的快乐喜爱者组团咆哮而下)。
某天晚上在台北松山區溜达,已是10點摆布了,行經某路口時碰到红燈,转头一看,專門的機車泊車道上已敏捷形成為了跨越50米長的機車步队!绿燈一亮,震天的马达声同時响起,所有車辆如离弦之箭窜出,半分钟内全数一骑绝尘,排場甚是壮觀。在大陸大都會纷繁禁摩的時辰,台灣却形成為了怪异的機車文化,這當然與台灣當地社會經济状态有慎密瓜葛,但必需認可的是,公眾平安行車的意识和當局科學的指导是機車風行的条件前提。我细心察看過這些群體:没有任何人在不佩带平安头盔的环境下驾驶或乘坐機車;没有任何人驶入制止機車進入的最内侧車道;没有任何人冒险進入高速路和高架桥;转弯機車碰到行人過马路,和所有汽車司機做的同样,全都自發泊車讓路;泊車等红燈時,没有任何機車停在機車專用泊車區之外;機車即便外觀老旧,但摆布後視镜无一缺失……
说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感觉台灣的車和台灣的楼同样,與想象中的差距甚大,一點也不但鲜。但正如台北也有全世界知名的101大厦同样,台灣的車也有高端、奢华的一壁。在霓虹燈里的台北忠孝东路走上九遍(哈哈),便會垂手可得地發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寶马M六、9十一、CLS-AMG等流光溢彩的豪車或悄然默默鹄立,或飞速而去。别的,台灣的車辆改装市場也比力發財,那些售價廉價,但改装用度跨越車價数倍的車辆,也會讓人感觉心潮彭湃,心痒不已。
再弥補一點:台灣的出租車司機比大陸司機的糊口不要好太多!初到台灣,看到不少出租車雙侧後轮眉上喷涂有司機姓名,後與司機谈天得悉,台灣出租車也履行准入轨制,但與大陸分歧的地方在于:新入行司機自行購車而非向公司購車;經由過程當局审查後,也须挂靠公司但所谓的“份儿錢”少少(司機听我先容大陸出租車司機天天早上醒来就欠公司几百块十分震動);运营6年後,可申请成為個别出租車司機。唉,如果然是如许,我都想去台灣這個山净水秀、風气浑厚的处所開出租了。
综上所述,台灣是一個具备强烈當地特點的高度成熟的汽車社會,它之以是與大陸市場差别庞大,有各類各样的身分在起感化,但台灣公眾在選車、用車、行車上廣泛具备的成熟理念,或许才是两岸市場悬殊的本源。
(注:或许是WISH看得太多,居然健忘了摄影纪念。為辅助文章,上彀找了两张WISH出租車圖片,感激汽車之家卡罗拉论坛的“一见钟情”網友。)
頁:
[1]